部门简介 |  山东科技大学 | 

站内搜索:
 
  学习园地    
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优势
2021-01-29 13:54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发挥,而党的领导制度在其中发挥着根本性作用。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也是根本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稿起草情况的说明中强调,“大家一致认为,决定稿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突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抓住了国家治理的关键和根本”。发挥好党的领导制度的根本制度优势,才能确保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和组织动员,保证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认为,统治阶级要建立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必须以取得执政地位为前提条件,通过执政党来领导、建设和治理国家。政治体制本身构成了一套复杂的制度系统,其中执政党的领导制度在整个制度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并从根本上制约着整个政治体制和制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也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阐明了一个基本道理: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必须建立共产党人领导下的国家政治体制,确保国家机器始终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自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政权并实现长期执政以来,就始终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己任,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大厦中,“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党的领导制度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其他地方拿来的,而是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更不会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历史一再揭示,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领导力量。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形成和发展了党的领导制度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使国家治理的各项工作和活动有了根本遵循。总之,党的领导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居于统领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所在,也是我们取得一切成功的根本保证。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发挥好这一根本领导制度优势。

党的领导制度保障正确方向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往什么方向走、走什么道路,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国家的性质不同,其发展道路和国家治理形式必然存在差异。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既不能走传统社会主义的老路,也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治理模式,而应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强调,“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好正确的前进方向,始终把方向问题、道路问题放在首要位置。

作为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都必然表现这个国家的性质和统治阶级的意志,从而必然反映这个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方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在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现代化的鲜明指向、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基本走向,都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必须遵循的正确方向。这些正确方向从根本上要靠党的领导制度来保证,靠党握紧政治方向盘、把准道路指南针、用好前进指挥棒,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性与显著优势。历史一再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把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命脉所在,是全国人民的利益所系,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只有抓住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这个关键,才能确保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党的领导制度保障组织动员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具备一系列条件,其中多元治理主体的协同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前提。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离不开包括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社会组织和个体公民在内的多元治理主体的共同推进;另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有一个协同各类主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组织机构,使多元治理主体以及治理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形成聚合力。学者格里·斯托克提出,治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协调的过程。这个协调过程面向社会问题、公共事务与国家要素的方方面面,需要一个起协调作用的组织核心和领导核心。换言之,国家治理是一项涉及多主体、多领域、多要素的长期系统工程,离不开多元治理主体在一个组织核心的领导下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协同推进,共同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在当代中国,这个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始终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靠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的组织使命、严密的组织体系、严肃的组织纪律,能够展现出强大的组织动员力、行动力、战斗力。党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和组织动员能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等,都有力凝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智慧和力量,保证了党的领导能够落实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广泛组织发动医务人员、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参与其中,统筹患者救治、科研攻关、物资保障、舆论引导、交通管制、社会隔离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抗击疫情的巨大成功,展现了党的领导制度的高效动员力、组织力、协调力和执行力。总之,党的领导制度不断促进并保障着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保障着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组织动员始终坚强有力。

党的领导制度保障效能转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我们既要坚持好、巩固好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又要完善好、发展好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从本质上讲,制度是一种规范,治理是一种行为,制度优势不能也无法直接转化为治理效能。如果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就必须借助于转化中介,也就是多元治理主体多方面、全方位、深层次的制度执行。因为制度是由人设计的,也必须要人来遵守和执行,如此才能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发挥制度治理的效力。否则,再好的制度也只是一纸空文,形同虚设。正所谓,“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因此,制度执行就成为国家治理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亨廷顿就认为,“一个社会的成分越复杂,各种集团越是纵横交错,其政治共同体和维持就越依赖于政治制度的功效”。在当代中国,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说,我们能不能将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优势顺利且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能不能打通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后一公里”,能不能强化制度执行力这个转化中介,关键在中国共产党。

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治理在这样一个大国,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把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巨大优越性、高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就是党的领导。要顺利实现制度优势到治理效能的转化,就必须始终把党的领导地位放在首要突出位置,确保党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和引领,确保全国人民始终在制度的轨道上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只有不断强化党的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提高党领导人民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依制办事、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能力,着力加强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头遵守、做好表率的意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执行力才能获得根本保证。因此,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也就抓住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和根本。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共青团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Copyright©2020 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  鲁公网安备37010502001167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胜利庄路17号  邮编:250031   鲁ICP备09051012号-4